咖哩的轉變

2014年底飛回瑞士的行李中,行李的一角被我塞了三盒咖哩塊,咖哩塊在瑞士蘇黎世的韓國超市也買得到,撇開價錢約是台灣售價的2~3倍外,口味其實也不少。(日本進口)

以前煮咖哩的時候,蔬菜及肉類總是習慣切滾刀(2.5~3cm),煮到蔬菜及肉類柔軟但仍保有些許嚼勁時上桌,最近煮咖哩時,則習慣用牛絞肉,蔬菜則是全數切丁,絞肉及蔬菜丁需要烹煮的時間更短,當然切蔬菜丁需要練習,速度才會加快。


蔬菜丁煮出來的咖哩看起來就是一片棕黃黃,不像大滾刀的好賣相,但是縮短的烹煮時間,保留了蔬菜更多的滋味,這裡根莖類蔬菜種類又多又美味,胡蘿蔔及馬鈴薯只是基本款,根芹菜、地瓜及蕪菁是變化版,而歐防風及婆羅門參則是升級版。

最近甚至開始把腦筋動到辣根及菊芋上,看樣子我的咖哩熱潮還會再持續一陣子。

基本上我煮咖哩及肉醬的程序幾乎一模一樣,差別是最後丟的是咖哩塊或是蕃茄糊,所以在我的廚房,常常可以在最後一秒改變心意,從義大利肉醬麵變成了咖哩湯麵。

比較過蔬菜丁及滾刀塊的版本後,發覺原來一樣的蔬菜只是尺寸的差異,卻會讓滋味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差異,我煮的咖哩面貌從此有了很大的轉變。
歐防風牛肉咖哩+泰國香米

黑婆羅門參牛肉咖哩+泰國紅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