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an_京都(上)

我多少對京都帶了點先入為主的觀念,我想像中的京都是千年古都,藝妓的起源地,京都應該是優美及寂靜的城市。不過等我抵達京都車站,摩登現代化的車站建築立刻推翻了「古都」的想法,尤其是盯著大階梯瞬息萬變的LED燈時。站在街上迎面而來的觀光人潮(包括我們),也立即推翻了任何關於「寂靜」的想法,把我瞬間拉回了現實世界。

我們剛抵達京都丟包行李後(投宿地在祗園四條),發現時間在傍晚5點左右,吃飯嫌太早、景點觀光又嫌太晚,提議不如去Gion Corner看表演,5點半到了現場,排隊人潮並不算多,6點第一場表演購票入座後,還沒開場前座位就滿了。演出時間1小時,1小時裡塞了「茶道、花道、琴、京舞、雅樂、狂言及文樂」,目不暇給、左右張望是開場時刻我的寫照,因為右手邊是茶道老師在表演,舞台上又是花道老師在插花。看右或看前都不對,所以搞得我左右張望,花道及茶道進行中的樂聲則是坐在花道老師後側的「琴」師現場演奏。

幸好京舞的表演舞妓只有一組兩人在舞台上,我仔細盯著舞妓的服裝、妝扮、身形、姿態,正看得津津有味,Stefan則一直悄悄的問我怪問題:「為什麼她們要把臉塗那麼白?口紅為什麼不塗滿,只畫了一部份?.....」同時他也悄悄的加了個人的想法,諸如:「為什麼她們跳舞時面無表情? 臉塗那麼白卻面無表情,好像人偶或機器人一樣。」...

雅樂開場時,我和Stefan心有靈犀的互望了一眼,兩人內心OS同時發聲:「對!對!對!就是這種驚悚中帶點懸疑感的音樂,正是我們在福岡櫛田神社看到新人婚禮的音樂!」(互視後偷笑) 

文樂的木偶劇,實不相瞞,我和Stefan其實注意力都在操縱木偶的三個黑衣人身上,這種三個人擺弄一個木偶的超細緻的分工合作演出,木偶在演什麼我壓根不在意,至少我是仔細盯著每個黑衣人的動作。

Stefan對Gion Corner的點評是:「幸好每一段都短短的,再長我就覺得無聊了。」我雖然內心同意了他的想法,但是檯面上還是擺出一臉「你這個歐洲人,當然不懂得日本傳統文化之美」的表情。(其實我也是外國人啊)

我一度以為拜訪京都的第一個景點會是「伏見稻荷大社」或是「金閣寺」,結果我們拜訪的第一個景點是:「東寺露天市」PL導遊書上提示:每個月的21日,東寺有露天市集及古董舊貨跳蚤市場。我和S都是舊貨商愛好者,怎麼可能會錯過一月一期的露天市集。這個東寺露天市集可逛、可買、可吃...超合我們意,要不是還記得自己是觀光客,要珍惜時間,這裡可以逛上一整天。在市集旁我還入手了「一個月僅販售3日」的「限量點心」。(煮婦果然對限量、限時很沒有抵抗力)

奈良正面遇襲颱風,我們在這種雨勢中前往京都。
(不搭新幹線,所以不太擔心火車停駛)
我通常是排隊那個,S則是離隊拍照那個。
茶道在右側,花道及琴在舞台上。
舞妓
我一直盯著黑衣人(畫錯重點的觀光客)
京都人性化的巴士資訊站,可惜S看不懂。(嘿嘿)

抵達東寺露天市集,但是我們兩人沒吃早餐,只好買份炒麵先墊肚子。








糯米糕,介於米及糕之間口感。

試穿外套後,還是沒買。
(因為瑞士根本沒有機會穿啊!)



公車亭變身為和服店
限定點心,一個1400円


進餐廳點漬物,我最近迷上了日本漬物。
還扛了一包大阪燒粉回瑞士,等我有空再來做。
京都拆成上下集寫,是因為我和Stefan在京都終於分開行動了(哦耶~),一起逛完伏見稻荷大社及金閣寺後,接下來的行程我走我的錦市場,他逛他的嵐山竹林,晚餐則在大戶屋碰面吃飯。

Stefan穿了幾回浴衣後,原本打算買一件帶回瑞士當夏季睡袍,我們在東寺露天市集上的和服攤位試穿時,恰好路過一組外景攝影隊(說中文),女主持人及來賓邊逛市集邊拍攝,我和Stefan壓根沒理會,試和服試得很開心,沒想到他們走過去沒多久後,又遶了回來補拍,助理邊拍還邊跟主持人說:「你和來賓就緩緩走過去,然後帶出說明::這個日本的露天市集,這個老外也在試穿和服....」(我一聽立刻背朝他們繼續假裝自己也是外國人[聽不懂中文],然後邊繼續幫S整理和服腰帶) 。

事後我們沒有買和服,為什麼? 因為睡袍就是要快、狠、準的穿脫方便,S根本沒那個耐性去綁要繞著腰部轉2-3回的腰帶。 


2 則留言:

  1. 我在京都的時候有穿浴衣睡覺,基本上隔天起來幾乎就跟脫光了一樣。

    回覆刪除
    回覆
    1. 也許是女將半夜進門來幫你脫的唷!(最好是)
      不過我完全理解你指的那種明明有穿,隔天還是衣衫不整的意思。
      所以睡覺還是脫光光比較實在。(咦)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