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比較冷?

從熱出一身汗的南台灣飛回瑞士過聖誕節,一抵達瑞士蘇黎世不是先回家,而是直接轉車回伯恩吃平安夜大餐,吃到晚上9點,時差開始作用,我已經坐著開始放空了。

第九章 尾聲

從台灣飛回瑞士後,我們在伯恩家裡辦了二場旅程回顧照片秀,分成親、友兩場。Stefan負責挑選照片及主講,我則負責中場休息時,用料理招待吸引親友前來(不然誰想一坐3小時?),另外也剪輯了兩段短短的影片,專門介紹旅程中的飲食。

第八章 食在中國

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後,我難免對中國行的食物上多了些"美麗的憧憬",主中饋以來,我在中式食材取得不易的歐洲廚房裡,也實驗了不少中式菜色,勇於嚐試新菜色的Stefan,也在不知不覺中筷子愈拿愈順手,辣度愈吃愈高。

第七章 食在俄羅斯、哈薩克及吉爾吉斯

99天的旅程,297餐次的民生問題要解決,扣除火車上用乾糧茶飲簡單解決三餐外,幾乎天天外食,我是個foodie,嚐試各地小吃、傳統飲食及走訪食品市集,對我而言很重要,一直覺得:再也沒有什麼比「飲食」更能貼近及反映一個區域的文化了。

第六章 文化差異篇

旅行有趣之處,多半來自文化上的差異,每個人對文化差異的反應也不盡相同,你覺得可以理解並接受的情況,另一個人可能已經大爆走了。所以本篇以大量圖說,挑選出我個人主觀上認為的文化差異。

第五章 中國(特別篇:華山/南街村)

特別把華山及南街村寫出來,算是我們中國行程中的"亮點",登華山是不少中國年青人的"自我挑戰"目標,而且很多人選擇夜登華山,登頂後剛好看日出,我們覺得爬華山當然就要看華山五峰的自然美景,日出天天都有,有什麼好看的。(無誤)

第五章 中國(下)

中國沿海城市,發展的速度令人驚訝,摩登現代的超高建築比比皆是。你知道嫁給一位建築師,我家這位雖然在生活上不拘小節,但他對工作上的要求及專注,我覺得嚴謹的精神和日本職人是差不多的。

第五章 中國 澳門/香港篇

中國沒有落地簽證這回事,所有的中國簽證都要提前申請,但單次入境簽證只有三個月期限,所以後來我們改申請六個月期的兩次入境簽證。行程中加入澳門及香港兩地,我沒去過澳門,所以想去澳門走走,Stefan對澳門沒什麼興趣,他的目標鎖定在香港的超高建築群。

第五章 中國(中)

如果問我:「想去中國旅行,那裡好玩?」
我個人覺得,只要是"古城"及"古街"基本上都可以不用去,這些"古"景點我們去了三處(四川錦里、麗江古城及平遙古城),想去這些古城看古蹟或古建築物,換來的只有新穎的改建物、充斥觀光客的觀光商城及昂貴又不美味的觀光小吃。

第五章 中國(上)


在中國旅行,食、住及行的費用其實不貴,紀錄裡最便宜曾有一晚40元人民幣的普間(註1),但是觀光景點門票,反而昂貴的令人咂舌,不過抱怨門票貴沒用,這是官方控制景點人潮的一個方法,A級愈多的景點(註2)真的是靠"高票價",來減少觀光人數,門票太便宜只會讓景點塞得更爆。況且中國人靠自己的旅遊市場就夠大了,壓根不用去理會門票貴的抱怨聲。

第五章 中國(序)

在歐洲遇到新朋友問我:「你從台灣來? 所以台灣是中國嗎?你是中國人嗎?」
我多半笑笑回應:「不是,我是台灣人,雖然我的母語是中文,但是我也說台語。」
通常我撇清自己不是中國人,接的下一句話多半是:「我從沒去過中國」。
(過境北京機場不算啦)不過中國行後,這個藉口要調整一下了。

第四章 吉爾吉斯(下)

旅程中,Stefan問了我一個問題:「你曾在物價如此便宜的國家旅行過嗎?」
吉爾吉斯的物價有多便宜?  
公共汽車一趟 8com、市區迷你巴士10com (約8元台幣)

第四章 吉爾吉斯(上)

巴札、巴札、巴札...是我對吉爾吉斯印象最深刻之處,這裡Bazaar(市集)規模堪稱亞洲第一,Dordoy(Dordoi)市集是用超過7000個船運貨櫃組成的公共市集,用二層貨櫃組成店舖的特殊景色(一樓賣場/二樓倉儲)、迷宮般的規模、五花八門的商品。除了Dordoy市集外,還有Osh Bazaar、二手汽車市場、汽車零件市場...甚至還有週末上場的動物市集。

第三章 哈薩克(下)

哈薩克後段行程上,參觀城市建築佔很大一部份,尤其是Astana,這個世界第二冷的首都,我一聽這裡冬天氣溫會下探"負"30~40度時,立刻慶幸我們在10月份來拜訪這城市。(註1)

第三章 哈薩克(上)

國土面積世界第九大的國家,從俄羅斯搭上前往哈薩克火車,是我們在哈薩克面臨的第一個挑戰:35小時的馬拉松火車車程,一上車,立刻體驗這輩子頭一回被這麼多人盯著瞧,我老覺得"一直一直"盯著人家看是不禮貌的事,但是顯然這個觀念不適用於哈薩克(而且也不適用於吉爾吉斯及中國),我一度錯覺自己是在兼動物園的差,要不要乾脆來表演吃香蕉?


第二章 俄羅斯(下)

出門前,在家上網自學俄語時,看了幾則影片後才發現,原來俄羅斯人有許多有趣的「迷信」,我邊學俄語邊研究他們有那些迷信,以避免自己在俄羅斯時,犯了他們的禁忌。

第二章 俄羅斯(上)

我們出門前,瑞士新聞天天都在播報,俄羅斯在烏克蘭進行「軍事干涉」,所以歐盟天天都在放狠話,要針對普丁的行為,進行”經濟制裁”行動。出發前,我問Stefan:「你的俄羅斯簽證會不會申請不下來啊?」(不會,我想太多)

我有位德國朋友,非常不喜歡普丁,不喜歡的理由,理所當然是因為普丁執政的鐵腕作風及阻礙俄羅斯民主發展的種種決策。我們走訪俄羅斯時,遠離了”操縱”讀者思考角度的美國或歐洲媒體,以旅行者的角度走訪這個國家,得到的卻是截然不同的經驗及另一種立場的新聞事實。

旅程 第一章

三個月又六天,99天的旅程,從瑞士出發,最終目的地台灣,我也不曉得一個剛開始設定為"中國行"的計畫,怎會變成了橫跨歐亞的大計畫。

旅程中遇到不少人,我們好奇別人為何來此地旅行的同時,別人也會詢問我們的旅行計畫,Stefan在申請簽證的一封電子郵件裡,解釋了他的想法;我讀完那封信之後,心裡頭覺得暖暖的,所以截取了部份信件內容,把它譯成中文,這樣也算回答了這個問題。

Brienzer Rothorn

最近每到週末,我們兩人幾乎都忙著在張羅旅行物品及閱讀導遊書籍,同時還不忘繼續出門健行鍛鍊身體,新買的防水越野慢跑鞋應該會成為我的旅行鞋之一,所以近來連登山健行都是穿著它在磨合中,不過最近我有些偷懶,待在伯恩處理簽證,平常的運動只剩下後山慢跑及在家的有氧運動。

Sigriswil 國慶日露營日

瑞士今年夏天的氣候,完全就是"熱帶氣候",連氣象播報也抓不準,明天到底會下雨?還是艷陽日?一日之內,可能出現->涼爽/下雨/艷陽/涼爽/燥熱/潮溼/的氣候。也因為這種天氣,所以同一節輕軌車廂裡,可能有女士穿著皮褲配長袖雪紡,而坐她對面的女孩則穿著超短熱褲及Tanktop....一節車廂裡,乘客各自上演春、夏、秋季服裝秀。

只能説這段期間來瑞士旅行的遊客們,祝好運,避免中暑及著涼,注意防曬及下雨。

德國鹹蛋

在同一個超市混久了,那怕我閉著眼睛,也知道自已習慣購買的商品座落在那個架子上,不過即便我雷達般的利眼,掃瞄貨架幾乎達上百遍,偶爾還是會有那種「登楞~ 這是什麼東西?」的情況發生。

烤肉生日會

我平素是全職家庭煮婦,一年有兩次返回伯恩,和S媽媽一起去鄰近的小學打工(多半3~4個工作天),打掃學校賺零用錢。今年巧合,回伯恩賺零用錢的開工日,剛好是我的生日,所以擇日不如撞日,反正都在伯恩,不如順便邀請朋友來家裡烤肉同歡。所以白天一早八點上工,傍晚五點下班,朋友們則六點半出席家裡的生日宴。

Steinstossen 擲石

瑞士有三種著名的傳統運動: SchwingenHornussenSteinstossen,Steinstossen是三個傳統運動中,唯一沒有「對手」的運動,説沒有對手也不太正確,這運動是選手將石頭投擲出去,距離愈遠的人獲勝,所以你的對手其實是"石頭"。(有興趣請自行點上頭的運動名稱,連結到wiki的介紹)

旅程-序

最近忙著在安排旅遊的行程,這應該是我和Stefan,在現階段的人生裡,最長程、長期也充滿未知的旅程。計畫從巴塞爾(8月24日)出發,最終目的地是台灣,橫跨歐亞的火車一路往東方前行,途經德國/伯林、波蘭/華沙、白俄羅斯/明斯克、俄羅斯/莫斯科......

光是第一段的行程,火車行進距離已經超過2500公里,從抵達中亞-俄羅斯的莫斯科(待3~5天)後,繼續往下走,還有完全未知的第二段中亞行程:哈薩克、吉爾吉斯,從吉爾吉斯邊境進入中國後,還有第三段廣闊的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也許)還在規劃中。

燈痴

星期六逛舊貨商時,我抓起一條舊毛毯問Stefan:「出門野餐時,拿來當野餐墊理不理想?」他看看覺得OK,反問我多少錢? 我發現毯子上沒標價,要問老闆了。

Schaffhausen 沙夫豪森

連日下雨,讓最近回軍隊的Stefan很不習慣,全世界的軍隊都一樣,軍服及配件似乎從來就不是防水、防風、快乾、輕盈的科技性用品,一票軍人在雨中的森林裡等待,一小時後,每個人的襪子都己經被雨水浸濕,已經有人開始凍的直打囉嗦,等待卻似乎永無止盡。回到寢室也沒有好到那裡去,地下室裡濃重的濕氣,衣物像永遠乾不透一樣。

Rice Krispies Treats(卡路里炸彈)

Heather教我這個食譜的時候,我們兩人站在她百年老屋的大廚房裡,她邊忙著攪拌大鍋裡的太妃糖漿,邊說:「這食譜是從我奶奶那裡學來的」我一直記得她訴説時,臉上滿足愉快的神色。這個老食譜傳到了我這一代,我也不打算做任何的調整,在現今講求低脂、低熱量、高纖的飲食潮流裡,這老配方是絕無可能被收進以健康為導向的食譜書裡,但身為一個焦糖控,這款被我們暱稱"卡路里炸彈"的甜點,是我學會過最美妙的甜點食譜之一,它是少數卡路里明明爆表,但是我仍忍不住一做再做的甜點。

巧克力豆餅乾

結束四天酪農生活返回Basel後,一早動工烤了一堆巧克力豆餅乾。我其實不太常烤餅乾,因為我喜歡的餅乾,在超市裡幾乎都可以找得到。譬如:蝴蝶酥(註1)、焦糖脆餅、butter shortbread‧‧‧‧

Alte Schule 2/2 Käserei

我們前住幫手打雜的酪農,是從S爸爸那一代開始的友誼,早期山路崎嶇(非柏油),S爸爸幫忙A農夫運送秸稈到B農夫家時,堆積如山的秸稈及掛載搬運車,行進速度緩慢(真開快,秸稈會滿天飛舞),不能開上高速公路只能走一般道路,所以光運送秸稈,一早出發也要開上大半天才能送達。

既然有30幾年的老交情,我以為S爸爸及Stefan應該懂得也體驗過不少回,生產製造Bergkäse (mountain cheese/山起司)的大小事,沒想到這兩人只知「理論上起司的製作」,還真沒實際一步一步的拆解參與過,所以這回在起司坊工作下來,Stefan和我一起學習及體驗,如何製作山起司的眉眉角角。(S爸爸在最後一天也上山來參觀起司實際生產)

Alte Schule 1/2 Heuen

兩年前,Stefan就有計畫想帶我去體驗收割乾草hay(德語為Heu),這單字的含意時常和秸稈Straw(德語Stroh)混淆,除了收割的植物不同外,作用也大不同。(細節請參考wiki: 秸稈乾草)
前年我幫忙過收集秸稈的工作,機械化作業已經大幅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但是即便如此,農家的生活上,仍舊有不少工作,仰賴的還是紮紮實實的勞力活動。

S爸爸一直持續參與幫忙酪農的工作,Stefan的教父之一也是一位酪農,S爸爸早年更是常常利用工作的空檔,幫忙運輸Straw或是收割乾草,Stefan在耳濡目染下,也動念想讓我也體驗看看"先人的生活",所以他戲稱這種生活體驗是一種Alte Schule(古學校?)

Bad Säkingen (巴德塞金根)

話說購入「公路車」已經2個月又1天,除了買車當天下午出門試車外,我好像都沒提及我的新玩具齁?

因為只要週末是好天氣,我的魔鬼教練就會「開心的」邀我出門騎車,5月初家人還沒來探親之前,S教練規劃了一個從Basel騎到Delémont的行程(單程45K/來回89K),預計兩人一起出發,抵達目的地後,在這個法語區的城市逛逛兼用餐,水足飯飽看完城市後,他緊接著騎車回家,而我則去火車站,人車一起搭車回Basel。後來,我提議不如繼續騎回程,騎到真的不行時,再中途城市裡跳上火車也行,怎知道騎著騎著,就到家了。(那有這麼輕鬆,都是踩出來的,公路車自己不會動好嘛!)

Piltus (Lucerne)

Stefan提到週末想去Piltus時,我以為指的是皮拉圖斯的運動課程,沒想到指的是一座山,Piltus(2132m)是琉森的家山(hausberg)

家山hausberg是兩個德文字的組合,家Haus及山Berg,意義顯而易見。有趣的是「家山」不一定完全落在該省份內,Piltus就座落在三個省的交界處,那家山的作用是什麼? 多半和它的地理位置制高點有關連,古時有戰略位置上的優勢,當今則多半運用家山能鳥瞰整個城市的優勢,發展觀光及交通。

Strawberry Basil Sorbet 草莓羅勒冰砂

兩年前的跨年晚宴上,就嚐過類似款,印象深刻。今年的草莓季節,失手多買了一些草莓,想起了記憶裡的冰砂滋味。最近天氣熱得要命,我連巧克力冰淇淋都膩到不想吃,飯後來一球自製的冰砂,這才是真正的消暑。

探親

五月中,媽媽及哥哥飛行了超過9600公里的距離,抵達瑞士來探親,他們抵達前二週,我還沒有真實感,因為一直忙著規劃巴黎行程及抓破頭在想瑞士的觀光景點。

老媽及老哥都是很怡然自得的人,他們此行的目地是探親,所以即便我們只待在家裡,閒話家常,那都不去也沒問題,但是我怎麼可能讓辛苦飛行超過17小時的家人,只窩在家裡不出門。

蜂巢糕Honeycomb cake

Honeycomb cake網路上的食譜不少,前些日子試烤了一回,用圓玻璃烤盆操作,脫膜很容易,倒扣時它就迫不及待滑出來了。試吃後覺得味道不錯,是焦糖控(我)喜歡的QQ口感。不像黑糖糕,也不像蛋糕,是一種介於兩者間的馬來西亞式蜂巢糕。
焦糖一絲絲的苦味,把煉乳及焦糖本身的甜味壓抑住,但是焦糖控還是覺得好甜~好甜~好甜。沒有貼自己的食譜是因為還想要再試試其他比例及食譜,試出我喜歡的比例再來分享。(何時何年?)

蔬菜+酥皮

兩口之家,我其實很少只煮兩人份晚餐,幾乎天天都是煮四人份。除了份量多煮起來更過癮外,其實更能節省能源、時間及金錢。

想當個節約的煮婦也不簡單,趁特價買回家的食材,也不一定能同時消耗完畢,幾天後,開冷箱檢查時,會發現剩菜還不少。(剩菜->剩下來沒煮完的菜) 至於定義裡真正的剩菜,其實沒有,當天晚上就打包完成,一份是Stefan的午餐盒,一份則是我隔天的午餐。

這份蔬菜+酥皮就是我的剩菜之作,不耐放的食材、即將過期的食材,就要先消耗掉,所以煮婦的生活其實是在:買菜->煮菜->哦!這個快過期了,要先用完->買菜(的輪迴裡鬼打牆)

Zopf 麵包

稱Zopf為「瑞士國民麵包」,應該不為過,超市、麵包店買得到,週日早餐桌上常出現,節慶、茶會、派對上也常看見它的蹤影。就是因為太容易買到、太常吃到,我壓根沒動念想要自己動手做Zopf。(就像在台灣,巷子口就有賣鹹酥雞了,誰還會常常在家醃肉、沾粉、起油鍋炸雞排?)
S媽媽倒是很常做,原味版出現在週日餐桌、加了燻肉丁的茶會豪華版、添了葡萄乾的甜甜變化版。前些日子回伯恩,S媽媽在廚房裡忙著編織Zopf,我突然意識到「噯!我好像吃將近三年的Zopf,可是從來沒有認真製作屬於自己口味的Zopf!」

Bärlauch Pesto熊葱醬

週末回伯恩,趕在熊葱季節的尾聲,從庭院裡摘了一些熊葱,帶回巴塞爾製作-熊葱醬(Bärlauch-Pesto)

Calathea(肖竹芋屬)

這是我家最近入住的新房客,我們喜歡它葉片上,那種看似人工彩繪的圖騰,更棒的是葉背是我喜歡的深紫色。

海鮮魂

假如那天真要我變成素食者,我可以不吃禽肉(牛、羊、豬、雞、鴨、鵝),但是卻沒辦法不吃海鮮,尤其是我喜歡的魚肉。

居住於內陸國,身上的海鮮魂燃起時怎辦? 冷凍魚鮮吃膩了? 那就騎腳踏車往法國鄰鎮出發採購。我居住處附近的大型德國超市及法國超市,彼此相隔不到7公里,但是在超市裡走一圈,就能讓人立即察覺"國情大不同"。


薄荷

去年從伯恩家裡分株移民的胡椒薄荷?(4/28update),在巴塞爾的窗台上悄悄安然度過了一個冬季,近日把枝條修剪了一回,補點肥料就任由它自由生長了。

週末去了一趟OBI,忍不住又抱了二盆綠薄荷回家,一盆是茶薄荷,另一盆則是日本薄荷。兩盆都標誌"可食用",比起拿來泡茶、調酒、外敷使用,我其實更喜歡"聞薄荷",待在廚房裡,想到時就移到窗台邊,用力吸氣聞個兩口;綠意盎然的模樣,瞧著瞧著心情也跟著清爽透涼下來。

公路車入手!

問過Stefan:「撇開我出門代步的城市車外,你覺得我應該先入門"登山車"還是"公路車"?」
他想了想回答:「公路車」給出這個答案,不是因為公路車比登山車好,而是考量我們運動的「喜好及頻率」,公路車比起登山車更為優先。的確,Stefan一年大概出動他的登山車2~3回,但是春夏季節,幾乎隔週就扛著公路車下樓出門。

丼物

週四從伯恩返回巴塞爾後,打開冰箱檢查,發現冰箱裡的食材幾乎沒動,Stefan只有把洗好的沙拉吃光光。

抽屜裡的沙拉配料動都沒動,所以今晚做清冰箱料理,清清淡淡的吃完一餐,我好緊接著去上游泳課。

復活節禮物

復活節期間,超市裡的巧克力簡直可以用"巧克力海"來形容,雞蛋、兔子造型的巧克力,各種品牌、口味、尺寸,任君挑選。

每年我們都會從S奶奶那裡,收到好大一隻巧克力兔,還沒來得及吃,緊接著Stefan生日又會收到第二波的巧克力禮物攻勢。

Crusty Bread

我喜歡「免揉麵團」的概念,追本溯源去看免揉麵包的興起,這種製程早在90年代末期的義大利就存在,但真正最初把「免揉麵包」放進食譜書,則是1999年的加州麵包師Suzanne Dunaway出版的"No Need to Knead"一書。幾年後,拜紐約時報在2006年採訪麵包師Jim Lahey及2007年出版的"Artisan Bread in Five Minutes a Day"一書。這股在家也能輕輕鬆鬆做麵包的風潮,連帶讓很多人重新發掘"麵包"的美妙滋味。

擅長

Stefan因為春過敏及感冒的關係,不停的打噴嚏、咳嗽了好幾天,我這幾天在家吸地、拖地、更換床單、被套、枕套,甚至連羽絨被也拆出來清洗了。

200*220cm尺寸的羽絨被還沒曬乾透,晚上只好拉出單人被(150*200cm)暫用,這個尺寸給睡姿優雅的兩人用,還算OK,但是Stefan睡覺時,喜歡扯著綿被的一角,塞進手臂下,頭就枕在手臂上頭。(到底買枕頭給他做什麼?裝飾用?)睡著後就開始化身為潤餅人,一直捲捲捲捲....。

Bärlauch熊葱

二週前慢跑的路徑上,已經瞧見熊葱的蹤影,去年在季節的尾聲才發現它們,原來盛開在我慢跑的路線上,有種眾裡尋它千百度之感。
熊葱拿來做pesto或是沙拉的辛香料都不錯,開花前都可以採摘,富含維生素C,開花後滋味就差了點,今年知道那裡可以採收,反而沒特別想摘,只有一回慢跑,回家順手摘了5片葉子,調沙拉醬時取一葉捲起切絲加味。(剩下的拿馬克杯取冷水泡著,放愈久韭味就愈淡,結果我反而更喜歡)

超好用

Stefan的私人筆電有個bug,沒辦法把觸控板關掉,平常工作時用公司筆電還好,但在家想回幾封郵件時,常因為誤觸觸控板,想一氣呵成回封信都做不到。我在閣樓上聽到他低聲咒罵,就知道又誤觸觸控板了。

Pandan Chiffon Cake 斑蘭戚風蛋糕

最近去亞超買了一把斑蘭回家,這種可甜可鹹的食材,我一直很感興趣。說它是食材又好像不太恰當,很多食譜把pandan拿來做為提香、取用其色素或甚至製作成"食器"之用,甚少看到真拿來吃的食譜,所以也許稱它為「香草」要適合些。

Igloo攻略

很多人一聽到我們蓋冰屋夜宿時,直接的反應多半是:「很冷齁?!」

「這麼冷怎麼睡覺?」「睡的著嗎?」

最近我才發現,自己似乎從來沒有介紹過我們的冰屋裝備。